神魄魂意志

  • 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


本篇以五臟為中心,運用五行學說,宣揚闡明五臟之氣的生理、病理、治療特點及其規律,作為臨床診治的準則。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不離於五,人也應之。

五味所入

五味所入:五味所入: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咸入腎,甘入脾,是謂五入。因東方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如此,酸味先入肝,入肝以養肝氣,即是它最為初始的狀態。其他四味以此類推,也容易理解了。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故辛味先入於肺,入肺以養肺氣;南方生熱,熱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故苦味先入於心,入心以養心氣;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腎,故鹹味先入於腎,入腎以養腎氣;中央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故甘味先入於脾,入脾以養脾氣。

五氣所病

五氣所病:「心為噫,肺為咳,肝為語,脾為吞,腎為欠為嚏,胃為氣逆,為噦為恐,大腸小腸為泄,下焦溢為水,膀胱不利為癃,不約為遺溺,膽為怒,是謂五病。」五臟之氣失調後所發生的病變,火土淤積,氣不得舒伸,心氣失調則噯氣;肺氣失調則咳嗽;肝氣失調則多言;脾氣失調則吞酸;腎氣失調則為呵欠、噴嚏;胃氣失調則為氣逆為噦,或有恐懼感;大腸、小腸病則不能分別清濁,傳送糟粕,而為泄瀉;下焦不能通調水道,則水液泛溢與皮膚而為水腫;膀胱之氣化不利,則為癃閉,不能約制,則為遺尿;膽氣失調則易發怒。這是五臟之氣失調而發生的病變。

五精所並、五臟所惡

五精所並、五臟所惡:「精氣並於心則喜,並於肺則悲,並於肝則憂,並於脾則畏,並於腎則恐,是謂五並,虛而相併者也。」五臟所惡:「心惡熱,肺惡寒,肝惡風,脾惡濕,腎惡燥,是謂五惡。」簡而言之,本髒惡本氣。心屬火,火之性熱,而受熱則病,故惡熱。肺屬金,金之體寒,而受寒則病,故惡寒。肝屬木,其性與風氣相通,而感風則傷筋,故惡風。脾屬土,土濕則傷肉,故惡濕。腎屬水,其性潤,而得燥則精涸,故惡燥。

五藏化液

五藏化液:「心為汗,肺為涕,肝為淚,脾為涎,腎為唾,是謂五液。」飲食入胃,其精微之氣化生五種不同狀態的津液,由各髒開竅處外溢。心主血,汗乃血之液。血充於全身,所以汗可出現在全身任何部位。中醫的治病原則是「汗出而解」。不能大汗,否則損傷正氣,病反不得治。如果出現真髒汗(汗出如油狀),則離死就不遠了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就比較容易理解「心為汗」這個說法了。肺開竅於鼻,故涕出於肺。受風寒,則流清涕,受風熱,則流濁鼻涕。肝開竅於目,故淚出於肝。肝鬱時,心情處於抑鬱不通暢狀態,流淚會使之有所緩解。而眼屎則表明肝中有熱;脾開竅於口,故涎出於脾。腎絡上貫膈入肺,上循喉嚨,挾舌本。舌下有廉泉玉英二上液之道。故唾出於腎

五病、五邪、五藏、五勞、五脈

五病、五邪、五藏、五勞、五脈:「五病所發:陰病發於骨,陽病發於血,陰病發於肉,陽病發於冬,陰病發於夏,是謂五發。 五邪所亂:邪入於陽則狂,邪入於陰則痹,搏陽則為巔疾,搏陰則為瘖,陽入之陰則靜,陰出之陽則怒,是謂五亂。五邪所見:春得秋脈,夏得冬脈,長夏得春脈,秋得夏脈,冬得長夏脈,名曰陰出之陽,病善怒不治,是謂五邪。皆同命,死不治。五藏所藏: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,是謂五藏所藏。五藏所主:心主脈,肺主皮,肝主筋,脾主肉,腎主骨,是謂五主。五勞所傷:久視傷血,久卧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是謂五勞所傷。五脈應象:肝脈弦,心脈鈎,脾脈代,肺脈毛,腎脈石,是謂五藏之脈。」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,是謂五臟所藏。很多人生病是因為神不安寧,切脈能深切感受到這,很多病根源於心,心病不治,其他病能難根治。而有些病,不僅僅是病的問題,魂魄不全,或者受過驚嚇,這時候單純從病的角度去治療也很難奏效,需收其魂魄(這個不多解釋,信則有,不信則無)。人的病也來源於平時的習慣,所以問診時候需要詳細了解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性質,如果經常坐着工作,脾容易出問題,謂久坐傷脾;有的人經常躺着,容易出線氣鬱結,謂久卧傷氣;還有一些人,年齡很大了,已經不適合有些運動,偏偏不信邪,經常遠距離徒步,感覺精神還挺好,其實無形中已經透支了先天之氣,也傷了筋,傷筋也即傷了肝血,後期危害很大,這類人切脈會發現,左關尺皆空,肝腎已經嚴重虧虛。如果是晚上徒步,不僅僅傷筋,由於違背四時之氣,就更加損耗身體了,這些是基本的道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香港報紙檔

計然七策

太陽星君真經、太陰星君真經